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信托业转型发展复盘:规模回升利润承压 分类新规落地行业或开新局面

日前,信托业协会发布2022年4季度行业数据,信托业全年行业情况得以呈现。对比近五年数据发现,2022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延续去年的回升态势,资产结构“两升一降”持续优化,资金投向“非标转标”趋势明显,而体现在营收及盈利方面却并不乐观。行业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波动、信托公司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偏弱、未找到适合自身特质的转型之路等都对信托公司经营带来影响。

同时,2022年持续提及近一年的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在年末迎来征求意见稿,而分类新规也终于在今年3月落定。回归信托本源、明确分类维度、引导差异发展、保持标准统一、严格合规管理成为《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起草遵循的五点原则。业内相关研究认为,信托行业功能定位为“提供信托服务”,其范畴远超金融资产管理的范围,这将作为信托业发展的中轴和船锚,信托业的新局面将会据此打开。

在主要资管业务参与主体中,信托业在资管新规实施以来规模缩减最为明显。继2021年末资产规模微弱回升之后,2022年延续回升态势。信托业协会披露的2022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达2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

信托资产来源方面,自资管新规以来,信托资产结构整体呈现“两升一降”趋势,集合资金信托持续上升,管理财产信托实现规模增长,而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则持续压降。数据上,截至2022年4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1.01万亿元,同比增长3.97%;管理财产信托规模为6.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5%。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4.02万亿元,同比下降8.92%。

信托资产功能方面,从近五年数据来看,作为信托业重点转型领域的投资类信托自2019年起增幅明显,至2022年4季度末规模已达9.28万亿,同比增长9.2%;融资类信托作为压降的主要类型,2022年规模同比下降14.1%,占比已降至14.55%;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3.68%,但近5年下降趋势明显,与2017年4季度峰值相比降幅达43.90%。

资管新规后持续优化的资金结构,同样可以看出近年来信托业务的调整和转型趋势。从近五年数据来看,2022年信托业资金投向基础产业、房地产及工商企业的规模和占比仍持续下滑,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增幅明显,同时资金运用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余额大幅增加,均表现出非标转标的明显趋势。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信托业尽管整体规模保持增加,盈利情况却并不乐观。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838.79亿元,同比下降30.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人均利润也由2018年末的275.02万元降至2022年末的122.14万元。

结合近五年数据来看,信托业2021年末已经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2022年从1208亿降至839亿仍是不小的降幅,净利润也由2021年同期的602亿直线下降至362亿,缩水近4成,行业持续面临经营压力。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认为,经营收入下降的原因在于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收入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以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尤为明显。而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2022年股市波动较大叠加年尾债市深度调整,导致信托公司公开市场证券投资收益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的分红收益下降明显。利润持续呈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托业务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资收益的持续缩水。另外,近年来信托行业正步入创新转型深水区,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系统建设和团队人员配置的成本费用明显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净利润水平。

行业利润的下降在年初业绩数据披露时已有预兆。2023年1月,56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陆续公布2022年未经审计财报。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同口径下,36家信托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占比超64%,其中3家信托公司由盈转亏;营收同比下滑的有37家,占比超66%。

为何信托资产规模增加反而信托公司营收及利润承压?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资产规模增加以资产证券化和标品投资为主,在营收贡献上远不如融资类。加上存量风险暴露,同样拖累利润。

另一上海某信托公司从业人士认为,营业利润承压主要原因是固有资产中非货币资产质量堪忧。一是市场利率下行,优质资产获取难度加大;二是受行业影响,前期投资发生投资亏损。此外,还可能与信托公司加大费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满足监管要求有关。信托公司经营情况不好,一方面是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更多还是信托公司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偏弱,与未找到适合自身特质的转型之路也有一定关系。

继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之后,信托业仍在持续转型变革中,2022年的信托业监管则重点围绕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启动展开。

今年3月发布的业务分类新规基本延续2022年末征求意见稿的框架,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

中建投信托研究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业务分类新规最重大的意义有三:首先是信托功能定位明确,即信托行业功能定位为“提供信托服务”,其范畴远超金融资产管理的范围,这将作为信托业发展的中轴和船锚,信托业的新局面将会据此打开;第二是行业通用话语体系形成,一方面在顶层制度上构建了信托业相对明确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在底层基础上从信托业务分类的角度构造了信托行业的“通用话语体系”,形成了后续信托业发展的语料基础,并为信托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第三是后续业务体系形态显现,在新型业务体系中,资金端的财富管理将处于核心地位,财富管理整体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业务分类新规将资产服务信托列在资产管理信托之前,资产服务信托的主要信托业务品种划分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新型资产服务信托5个。

业内人士看来,三分类新规中的资产服务信托或将成为信托公司特色业务。上海某信托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前期信托公司对服务信托基本都进行了探索,“养活团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让股东满意是很难的,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服务信托会成为信托公司的特色业务,成为有别于其他机构的特征。而对于资产管理信托,“坦白说,信托目前的人才储备、客户基础、品牌渠道等都很难与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和券商竞争。”

2023年,随着业务分类新规的推进,信托行业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华宝证券在2022年信托市场年度报告中对行业趋势做出发展展望,认为伴随着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足鼎立新分类格局的形成,信托行业将正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分类框架来看,旨在进一步限制乃至叫停信托公司的融资功能,侧重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回归受托本源的投资、服务类信托业务。可以预见,以净值化为主导的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将成为监管鼓励的主要业务类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世界财富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日前,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资产”)发布重大合同订立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公告显示,2025年6月29日中原资产与中原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信托”)正式签署《债权转让协议》:中原信托向中原资产出让债[全文]
    2025-07-14 02:08
  • 近日一男子携带140斤硬币前往上海农商银行兑换一事引发关注。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地区多家银行了解最新进展。记者走访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3家银行反映,2024年11月起,陆先生已到他们银行多个网点办理了残损硬币兑换业务。据记者统计,[全文]
    2025-07-14 01:31
  • 日前,新华联(000620.SZ)发布公告,下属子公司北京锦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亿园林”)收到《民事起诉状》,涉案总金额超11亿元。原告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华融信托”)就信托贷款纠纷,将新华联、锦亿园林、北京新崇基[全文]
    2025-07-07 00:16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经济日报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全文]
    2025-07-07 01:16
  • 因涉案金额特别巨大,诈骗行为持续时间长,某银行原郑州纬二路支行客户经理席薇诈骗案,经披露后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郑州市中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查明2009年至2022年间,席薇虚构理财产品,私刻公章,以“保本保息、收益高”等为由,[全文]
    2025-07-06 23:57
  • 专题:指数仍处于区间震荡 后市怎么走 来源:北京商报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的当下,理财公司正加速锚定科技金融这片“黄金赛道”,以产品创新与战略布局叩开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大门。不久前,交银理财发布的国[全文]
    2025-06-23 02:27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世界财富网 word.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