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海银财富遭立案调查 投资者大半年“兑付”磋商无果而终

每经记者 陈植    每经编辑 张益铭

9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对外发布,依法对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对韩某某、韩某、王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公安机关正全面搜集犯罪证据,全力推进案件侦办、追赃挽损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权益。

一位认购海银财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向记者直言,对于这个结果,不少海银投资者早有预期。

“从去年12月海银财富停止产品兑付后,投资者一直在等待海银财富出台可行的兑付方案。但海银财富管理团队一面表示认真推进兑付事宜,一面拿出估值虚高的房地产、白酒项目作为兑付产品,投资者对此不太满意。”他告诉记者。尽管部分投资者不得不签订所谓兑付意向协议“止损”,但多数投资者对此表示拒绝。

记者获悉,此次相关部门对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也可能与此前媒体报道有着一定关系。

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海银财富理财产品的大量底层资产属于完全捏造、虚构,所募集的大部分资金也去向不明。约有近5万的高净值用户踩雷,涉及规模高达7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受海银财富深陷兑付违约风波影响,其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海银控股今年以来股价一路下跌。

截至9月11日15时,海银控股(HYW.Nasdaq)股价仅有0.3689美元/股。

6月6日,海银控股曾公告称,已收到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有限公司上市资格部工作人员于2024年6月4日发出的通知函。表明该公司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5450(b)(3)(C)条规定的公开持有股份的最低市值(“MVPHS”)要求,因为该公司的MVPHS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500万美元。

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5810(c)(3)(D)条规定,海银控股有180个日历日的合规期,或直到2024年12月2日以重新符合最低MVPHS要求。如果海银控股在12月2日前,没有恢复符合最低MVPHS要求,根据纳斯达克工作人员的决定,公司将收到书面通知,其证券将被退市。

上述投资者认为,随着相关部门查处海银财富管理团队,海银控股如何摆脱退市风险,存在诸多变数。

“此前,海银财富管理层还向我们表示,若海银财富业务转型成功带动海银控股市值回升,海银财富将套现海银控股股票充实兑付资金,现在看来,这已是一地鸡毛。”他直言。

资料显示,2006年,海银财富成立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区域。海银控股的2023财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银财富在全国91个城市拥有185个财富管理中心,1749名理财师,46627名活跃客户。

外界普遍相信,海银财富累计管理约700亿元高净值投资者的资金。

“即便去年12月海银财富突然暂停产品兑付时,他们未兑付的资金规模也有至少数百亿。”这位投资者认为。突然的产品兑付停摆,也令部分投资者对海银财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真实性产生怀疑。今年初,部分投资者去某些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实地考察,发现他们与理财产品标注的资金投向“不一致”。

这令越来越多投资者对海银财富的兑付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一些投资者笃定海银财富涉嫌“资金池”与“自融”业务。

5月,有媒体报道,记者历时逾2个月,分赴浙江、上海、山东、湖北等8省市实地调查发现,海银财富所销售的理财产品全数违规,并操控数十家空壳公司构筑规模逾700亿元的“嵌套资金池”。

这家媒体通过调查进一步发现,这个资金池所投向的底层资产,相比理财产品募资额普遍出现严重“缩水”,大量底层资产甚至被证实完全捏造、虚构,所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

“这令不少投资者相当愤怒,要求相关部门查处海银财富。”这位投资者回忆说。期间海银财富则一直在向投资者推介自己的兑付方案,要么拿出估值虚高的房地产项目用于“抵债兑付”,要么拿出旗下价格昂贵的白酒产品用于“兑付”。

他甚至曾听说,海银财富一直强调海银财富经部分机构审计后,其资产估值能“覆盖”需兑付投资者的金额,所以让投资者耐心等待海银财富的资产套现与资金兑付进展。

“我对此不相信。”他告诉记者。5~6月有海银客户经理找到他,向他推介一处华南某城市的房地产用于抵债兑付,但他发现海银财富对这个房地产的估值标价,高于当地市场价格逾1倍,于是他果断选择拒绝。

这位投资者直言,此后海银财富方面几乎没有再接触他,讨论资金兑付事宜。他与不少投资者也对海银财富主导的兑付方案“不再有信心”,就希望相关部门能介入。

“我们一些投资者已有心理准备,相比海银财富用所谓的兑付方案拖时间,我们更希望相关部门能介入严查海银财富到底有多少底层资产,是否存在严重的自融或资金池业务。”他告诉记者,尽管这意味着投资者要拿到海银财富兑付款,只能等待相关部门对海银财富的资产重组或资产清算,但有相关部门的介入,投资者更加安心。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陷入产品兑付违约风波后,今年以来海银财富一直致力于业务转型“自救”。

3月27日,海银控股宣布战略业务转型计划。根据这个新战略,一是将其金融服务和产品分销业务转向公开市场基金和基于NAV的产品;二是将战略性地促进其保险经纪服务业务的增长;三是将继续增长和发展其海外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四是将通过继续发展高端健康管理服务等其他非金融服务业务,并机会主义地扩展到包括中国白酒和其他消费品分销在内的消费行业,实现收入多元化。

作为业务转型的一部分,海银控股进行结构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取消某些职位与采取积极的成本节约措施,包括裁员约300名中后台员工。由于海银控股正在为其全国关系经理团队制定新的销售政策和目标,一线员工可能会进一步裁员。此外,作为海银控股结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海银控股将简化其区域管理,并通过专注于某些关键地区和城市来整合其在中国的实体办事处。

但是,市场对海银财富的业务转型的“信心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海银财富希望向高净值投资者推介白酒、健康管理等服务实现新的业务营收,但由于产品兑付违约风波令高净值投资者对海银财富有所不满,所谓客户协同效应能产生多大价值,仍在诸多变数;二是在裁减大量员工后,海银白酒、健康管理业务能否迅速发展,也有着诸多变数。

记者获悉,在去年12月爆发产品兑付违约风波后,今年以来海银财富流失不少业务骨干,导致多项业务发展面临挑战。尤其是白酒业务需要较高的市场推广投入,先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与营销渠道,才能实现营收增长与业务良性循环发展,但海银财富的财务状况导致企业很难在这方面有大投入。

海银控股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银控股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8.689亿元人民币(合1.203亿美元),要支持保险经纪、健康管理、白酒等多项业务发展有着较大难度。

此前,海银控股旗下上海贵酒的部分区域经销商还上门“问责”,因为上海贵酒承诺的白酒销售回报没能兑现。

上述海银投资者认为,这都预示着海银财富业务转型也无力解决数百亿资金的兑付挑战。

“目前,相关部门介入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一方面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相关部门可以查处不法分子,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介入,或许能加快海银财富真实底层资产统计与资产出售清算,令投资者能早日拿回部分投资本金。”他直言。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世界财富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财联社作者:华源固收廖志明依据资管新规,自2021年8月开始,开放式理财产品全面采用市值法估值,估值方法向公募基金靠拢。自2022年初起,资管产品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摊余成本法的使用进一步受限。目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参照货币基金[全文]
    2024-12-17 04:12
  •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王苗苗年末大考临近,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出清”不良资产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消费金融”)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12月10日,中银消费金融在银登网对2024年第61期、第63期个人不良贷款([全文]
    2024-12-12 04:04
  • 1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公布批文,于12月3日核准刁英川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刁英川来自华夏银行,曾在郑州分行、常州分行担任管理职务。据公开信息,刁英川2016年11月获批成为华夏银行郑州分行副行长;[全文]
    2024-12-10 04:05
  • 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12月5日,以“落实中央单位政治责任履行慈善信托金融使命”为主题的“定点帮扶+慈善信托”乡村振兴金融创新案例交流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在交流会上,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中国乡村振兴50人[全文]
    2024-12-10 04:05
  • 12月4日,“跨境理财通”券商试点正式落地,即从今天开始,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内地和港澳居民,可以通过证券公司,来互相购买对方的金融产品。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公告,招商证券、广发[全文]
    2024-12-05 04:07
  • 来源:金融时报记者:赵萌不达业绩基准不收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下调至0;两天内发布近10条阶段性降费消息;……临近年末,银行理财再掀“降费潮”。近日,招银理财宣布,招赢日日金 21 号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将施行阶段性费率优惠。自11月26日起,该[全文]
    2024-11-30 04:03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世界财富网 word.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